来源:温州市鹿城区道教协会 | 关键词:道教信仰 / 神仙信仰 | 时间:2023/4/2 1:34:58 |
春节,是农历正月初一,又叫阴历年,俗称“过年”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、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。春节的历史很悠久,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。按照我国农历,正月初一古称元日、元辰、元正、元朔、元旦等,俗称年初一,到了民国时期,改用公历,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,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。
关于春节原名“元旦”的由来:隋代杜台卿在《五烛宝典》中说:“正月为端月,其一日为元日,亦云正朝,亦云元朔。”“元”的本意为“头”,后引申为“开始”,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,春季的头一天,正月的头一天,所以称为“三元”;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,所以又称“三朝”;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,所以又称“元朔”。宋吴自牧在《梦梁录》中解释:“正月朔日,谓之元旦”。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旦”字的解释为“从日见一上,一,地也。”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,就是早晨的意思。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,正月的第一个早晨,所以称“元旦”和“正旦”。除上述称谓外,春节还称“开年”、“开岁”、“芳岁”、“华岁”等,在诸多称谓中以称“元旦”最普遍,时间最长久。
春节到了,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,万象复苏草木更新,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。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,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,当新春到来之际,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。
民谚:百节年为首。纵观民间节俗活动。自农历十二月刚过一半,便开始有了年终的气氛。到十二月(腊月)廿三祭灶,标志进入过年阶段(廿三称“小过年”),遂有一系列节俗活动。其中节俗活动中与宗教信仰相关的有:廿三夜送灶神;廿四扫除;廿五迎鸾接驾;二十九撒蜡蜡走;
三十换门神,夜半迎诸神,熬年;大年初一磕头,走亲戚;初二祭财神;初五接财神(迎五路财神);初八礼拜顺星(本命星宿神);初九玉皇圣诞;十三条刘猛将军(虫王爷);十四迎紫姑;十五上元天官圣诞,即上元节(民间多称“元宵节”)。这些信仰民俗和其它春节民俗融为一体,丰
富多彩,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驱病去灾、亲人长寿的祝愿,对摆脱厄运、企望发财的祝福。同时,这些传统的信仰民俗,随着时代的步伐、社会的发展,逐渐融进了新的内容,为社会服务,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。
拜灶神:农历腊月廿三,称为“小过年”(过小年),民间于此日夜礼拜灶神,谓之“祭灶”或“送灶”。其礼拜的灶神,又称灶君,或灶王,道教称“昆仑老母”、“种火老母元君”。其信仰似与原始社会的氏族社火祟拜有关,还可能是为报先炊之德,祭老妇人。原来,在母系氏族社会里,灶是由氏族里威望最高的老妇人管理着的。道教所称的这位灶神——昆仑老母或种火老母元君,同时也是火神。关于火的发明使用,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先民们住在一起烧起一堆堆长明火,用来取暖、照明、烤熟食物、烧制器皿、防御野兽。时至今日,我国人民有除夕之夜围火(炉)守岁的风俗,谁能说这不是残存的遗风呢?!我认为,人们礼拜灶神,含有后人对先民(母系氏族里威望最高的老母亲)的怀念之情。灶神信仰渊源久远,《礼记,祭法》中“王为君姓立七祀”即有一祀为“灶”,而庶士、庶入,“或立户,或立灶”。自是承袭古俗而来。后世道教吸收民间信仰,又根据“有功必祀”的神学思想,奉母系氏族里德高望重功德无量的老母亲为“灶神”,尊称“种火老母元君”或“昆仑老母”,是很自然的。这位“种火老”原本是神化身的人,还是神格化后的神,无需讨论,也无需去论证。
灶神为主管饮食之神,晋后,又尊为天地督察使,掌握上达天庭诉人善恶之职。是故,世人又称灶神为“本家司命”。民间多供于灶头,其神座上多书“东厨灶君”。传每年腊月廿三,灶神便要上达天庭报告这一家的善行与恶行,于是人们举行“送灶”仪式,设献礼祭之。以祈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降吉祥”。灶神一年除七天(腊月廿三至大年三十)外,其余日子均留在人家的厨房里,的时刻刻察看人之言行,又加之世人有“祭神如神在”及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之宗教观念,这对世人弃恶从善,时刻检点个人之行为,无不有其积极意义。
腊月扫除:扫除又称“扫尘”或“扫房”。从“腊八”起,人们就开始扫除,直到腊月甘三前后才扫除完毕。民间多于腊月价四为扫除日,有民谚曰: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屋”。民间认为鬼神到了腊月有的归天,有的归地,他们将离开人间。如果人们不从身上到屋里,翻箱倒柜,彻底打扫一下,就会留有尘埃,也就有鬼神躲藏之所,所以,必须扫除。并且扫除还必须根据历书,选择吉日良辰,以防止与鬼碰上。
这种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鬼怪的一种宗教仪式,后来已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。每临春节,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,进行一次彻底地卫生大扫除,以干干净净迎新年。发扬了古代扫除风俗中的讲究卫生的优良习惯。
迎玉皇:甘三送灶神,甘四扫除,廿五迎玉皇,一项活动紧接一项活动,真可谓井然有序。
玉皇,道教尊称“吴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”。为道教尊奉的主持天道,总管天、地、人三界及十方、四生、六道,一切祸福的大神。道教以每年腊月甘五为玉皇上帝出巡的日子,巡视考察众生善恶,进行表彰和惩罚,人们为了祈求护佑,遂有“迎玉皇”之举。明清时期,多有迎
玉皇的记载。《帝京景物略》卷二:“(腊月)二十五日,五更焚褚,接玉皇,曰:玉皇下查人间也。竞此日,无妇妪詈声”。
玉皇在出巡下界半月后,于其诞辰日(正月初九)下午回弯返回天庭。是日,民间必祭玉皇,俗称“上九日”。
撒蜡走:是日晚上,有些地方,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,组成数十人提灯笼、敲大鼓、拍大铙、捧香卷,到各村寺庙神位前,点燃蜡烛,焚烧香箔,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。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,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。一村送,另村接,四野灯火辉煌。此俗现在比较少了,改为二十九去打酒。三十捏仁、出锅。捏仁即捏扁食,出锅即用油炸食品。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。是日,从早开始,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,盘馅的盘馅,和面的和面,待盘好馅和好面后,就围在炕边捏扁食。婆媳小姑边捏边逗,十分快乐。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。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。扁食包好后,要先煮一锅,捞到小盘内,每个盘子两个,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:"有话您先知,有饭您先吃,保佑一家平安,人旺财发。"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,每个坟头放一小盘,燃炮叩头。这些事办完后,开始油炸,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,酥肉、丸子、刀头(上供用的猪肋条),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,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,填入灶膛里,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。当然,如果农历腊月小,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。
贴门神:旧时,人们在除夕这一年中最末的一天,必把旧门神撕下,换上新门神。贴门神的目的,是为了驱鬼避邪,禳灾迎福。门神信仰,始自先秦。后世道教将门神纳入自己的神仙谱系中,属道教俗神。汉代时指神荼、郁垒;唐代以后指秦琼(字叔宝)、尉迟恭(字敬德)。传说,唐太宗李世民患病不愈,寝殿门晚上鬼魅呼号,抛砖掷瓦,夜不能寐。唐太宗将此事告知群臣,秦琼上殿奏道:臣愿与敬德戎装站立门外来保护陛下。太宗同意了,这一夜果然没有惊扰。于是便命画工画二人英武之形,挂在宫门左右,邪祟遂息。后来渐渐传到民间,成为门神。
1996年春节期间,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《好汉秦琼》,其主题歌便有“你是人们的好门神”之赞词。直到现代,民间仍有贴此二门神像的。对秦琼、尉迟恭的信仰,体现了人们对圣人英烈的崇拜观念。
至宋代,又由贴门神而逐步演化出各种木版年画。到了清末及近现代,年画花样不断革新,且种类繁多。从风格特点来讲,可谓各具特色,五彩缤纷。例如:天津“杨柳青”年画纤巧细腻,典雅优美;山东潍县和苏州“桃花坞”粗壮朴实,着色浓厚,画面热烈;漳州年画,黑底
粉印,绚烂凝重,等等。其年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、人物画、山水画,还有鸡、鱼、娃娃等图案。不仅寄托了人们祈求丰收、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,而且具有装饰观赏价值,给春天增添了喜庆之气。
由贴门神——避凶驱邪,到挂年画——祈求丰收、人丁兴旺,这反映人们含有征服邪恶思想向实现美好愿望思想的转变。
上面我们谈了年画的兴起与贴门神之信仰风俗有关系,除此,春联的兴起也与门神有关。
春联,又名对联、门对、门贴,其前身叫“桃符”,是用桃木板制成的,其上并不写字,而画门神(神荼、郁垒)像,用意是驱鬼避邪。古人认为鬼畏桃木、桃木能制百鬼。后来,桃符板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。人们在上面写一些吉利词句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贴春联的风俗。每至春节,人们便在房门上、箱柜上、墙上张贴对联和“福”字,庆贺新春,以图平安吉利。
放爆竹: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放爆竹是过年的一件快事。倘若探幽溯源,放爆竹也与宗教信仰有关系。这一风俗始于汉代,东方朔《神异经》中便有以爆竹惊山(犭喿)恶鬼之说的记载。原来是为了驱鬼而放,后来意义逐渐演变了,成了娱乐喜庆的一项活动。民间于除夕夜半(深夜十二点,即元旦零点)放爆竹含有迎诸神的意思。
熬年:又叫"守岁"。民间传说三十夜晚,只要有恒心,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,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。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,每年腊月三十夜,全家一起聊天不休,趁此享受天伦这乐。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,通夜秉烛,上香5遍。是夜禁大声喧哗,以免惊动神灵;禁开箱柜,以免跑财;禁照镜子,拿木梳,以免见"鬼";禁见刀剪,以免破家;禁扫地,以免金银外流;禁倒尿盆,以免污秽神灵。三十晚上要丢剩饭,叫隔年饭。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,以兆吉庆有余。后来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,很多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,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,将近子时,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鞭炮,左手拿着火,右脚跨门外,左脚踩门里,眼观电视屏,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。电视屏上子时一到,随着悠扬的钟声,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,冲天炮、烟花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,眼花缭乱。
初一磕头:人们天不明吃罢早饭后,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,然后结伙去别家(一般是本族)磕头拜年。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,其余都到左邻右舍,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。 当晚辈给长辈行过拜年礼之后,受拜者往往要给晚辈一些“压岁钱”。这一风俗亦与宗教信仰有关系。原来,压岁钱是用来厌胜驱邪,帮助孩子过年的,因为小孩魂魄不全,方有此举。清代钱沃臣《压岁钱诗》自注云:“俗以五色线穿青钱排结花样,(赏赐)儿童压胜,曰压胜钱。”而在古代也确有压胜钱存在过,那是一种小儿佩戴的物品,形似钱币,上面有文字或肖形、图案,是用来压服邪魔的。
压岁钱,即压胜钱,与道教特别有关系。正如彭信威教授在《中国货币史》中指出的那样:“中国压胜钱上所反映的宗教差不多全是道教。”旧时,人们除把流通货币用作压胜钱外,还有的用道教吉语——天宫赐福,权作压胜钱(压岁钱)馈赠儿孙或晚辈。盖天官是道教所奉三官(
天官、地官、水官)之一,道经载:天官赐福;又《周礼?天官,赐予》中称:“币徐之赋,以待(天官)赐予。”是故,除夕元旦(旧时称大年初一为“元旦”)长辈早巳把“天官赐福”一类吉语压胜钱(非流通货币)权作压岁钱馈赠晚辈。现在,春节给孩子压岁钱的风俗仍很普遍。不过多
是一种亲情爱意的表示。也有人受道教将“天官赐福”——吉祥语,权作货币压岁钱的启迪,改赠压岁钱为赠学习用品、图书,以及电子琴和学习机等。这是很有意义的,值得提倡。
走亲戚:走亲戚的次序是:外甥走姥姥家,闺女携婿走娘家,然后是去姑、姨、姐家。除特殊情况外,都要回拜。民间有"初一初二娥媚月,初三初四好拜节"之说。
祭财神、接财神:正月初二举行财神祭,各家尤其是生意人家一大早就给财神(供在家里的)供上祭品,焚香拜祭。还有人特地到财神庙去参拜。烧完香后便会把神前的元宝带回家,用红布包起来藏在床下,以示会发财。
如果说正月初二人们在自家礼拜财神,为祭财神的话,那么正月初五至财神庙礼拜财神则为接财神,即迎五路财神。
礼拜财神,这一民俗活动反映了人们企望发财的强烈愿望。人们所礼拜的财神,均为民间的道教信奉的司财之神。
今日人们参拜财神,除企望财源茂盛、生意兴隆外,同时,以财神之品德,规范自己的行为。就以北京白云观财神殿所供奉的三位财神来说吧:
中座供奉的文财神比干。说起比干,令人敬仰。据《封神演义》记载,比干原为商朝封时亚相,是封王的叔父,为人忠耿正直。比于见、封王荒淫失政,常常直言劝谏,不幸被封王挖心害死。姜尚(即姜子牙)奉元始天尊符命,封比干为文曲星君,掌人间禄马财源、福德兴庆之事。不难想象,这正是因他心地纯正、率直无私所证的善果。再者“财帛无心,有德斯昌”,所以比于便成为人们尊奉的文财神。人们参拜他,自然能深受教育。
左座为武财神赵公明,据《中国大百科全书?宗教卷》载:赵公明名玄朗,秦时避战乱陷于山中,虔诚修炼,道法极深,能驱雷掣电,除瘟灭疾,祛病禳灾,买卖求财,有求财必应。民间所谓五路财神,即赵公明、招宝、纳珍、招财、利市。五路财神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
。民间以正月初五拜五路财神,谓此曰:“为路头诞辰,金锣爆竹,牲醋毕陈,以争先为利市,必早起迎之,谓之接路头”。这其中也反映人们求财必须勤劳的纯朴思想,即所谓“以争先为利市”也。
右座所供奉的也是一位武财神,这就是世人所熟悉的关公。关公,即关羽(?—219)字云长。原是三国时蜀汉刘备的武将,河东解县(今山西临猗西南)人,在曹营时曾有上马金、下观银之荣。投后,人们为他的义德所感动,岁时奉祀。降神助威武圣人。宋明清三代皇帝多次给以救封
。关公的忠义仁勇历来受到人们的膜拜。道教奉为神,含有以关公忠义仁勇品德教化世人之意。
道教认为,人间财富无穷,并非人人可得,必须是有道之士,行善之家方可如愿。正如此殿对联所云:“有德斯福招财纳珍自来驻;不义岂昌财官利市求也无。”
祭星:正月初八叫做:“顺星日”,旧时,民间要进行星神降临(传说正月初八是诸星下界的日子)祭把。当星星闪亮之时,在院中的桌子供上祭品,焚香祭拜。此外,道教官观也多在这一天设坛祭星。
顺星,正称太岁,俗称顺星,岁星和岁神。为道教信奉的六十位星宿神,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和地支(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)循环相配而得。甲居十干之首,子居十二支之首,干支顺序相配,由甲子起,至癸亥止,满六十为一周,故名六十甲子。
本人的出生年,称为本命元辰(也称本命年),例如某人出生在丙寅年(公元1926或1986年或2046年),那么丙寅年就是他的本命元辰(或本命年)。每年都有一位星宿神——太岁值年,本命年里那位太岁,便是自己的本命太岁或本命星君或本命星宿神。旧时,于正月初七、初八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,祈求吉祥如意,名为“求顺得”或“迎顺星”或“祭顺星”。
现在,礼拜本命元辰的星宿神——本命星君,以获得其庇佑之信仰,仍很盛行。如北京地区,每逢正月初七、初八到白云观六十甲子殿(元辰殿)求顺星之风俗盛行至今,并把自己的本命星君尊称为“保护神”。
祭刘猛将军:民间所奉的刘猛将军,并非姓刘名猛,而是一位姓刘的猛将军。到底是历史上的哪个刘将军,众说不一。如:《清嘉录》称是刘(韦合);《如皋县志》称是刘锜;《柳南随笔》称是刘宰,等等。这些人或生时灭蝗(虫)保稼有功,或死被人们奉为“虫王爷”,享受人间香火。过去,在全国各地都有八蜡庙、虫王庙和刘猛将庙,其实这三者都是一回事,所祀为同一神旧俗,以正月十三为刘猛将军诞辰,除官致祭外,民间还举行热闹的迎神赛会。
迎紫姑:我们知道,中国道教的神灵系统,从总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八大类,其中第七类各个地区的地方诸神的联合,包括民俗杂神、行业神等。刘猛将军(虫王爷)便属这类神。迎紫姑:旧时民间对紫姑神的信仰很普遍,许多地方都有“正月十四(也有在正月十三或十五的)迎
之。《清嘉录》:“正月望夕迎紫姑,俗称坑三姑娘,问终岁之休咎。”其神原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司厕之神。后来,其职责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厕,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凶和人一起游乐了。《西阳杂组》和《梦溪笔谈》中便有请紫姑作诗、写字、下棋等游戏的记载。属道教之俗神。
元宵节: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又名上元节、元夕节、灯节。《岁时杂记》说,这是沿道教陈规。道教称为“上元节”,七月十五为“中元节”,十月十五为“下元节”,合称“三元”。关于元宵节的来源,有许多传说,不外乎与先秦宗教信仰及后世道教信仰有关。盖正月十五为道教天官大帝圣诞。民间年画中的“天官赐福”图便是对天官大帝的信仰。自道教形成后,元宵节(上元节)成为普天下黎民庶士与道教徒共度的节日。这一天,道观均要设坛醮神,祈福迎祥;民间则有“闹元宵”、“闹花灯”、“祭门户”、“迎紫姑”等民俗活动。
现在国人仍很注重元宵灯节。“正月十五闹花灯”、在过年的尾声中再为人们增添一份喜庆。这天,人们吃元宵,观花灯,猜灯谜,热闹非凡。花灯作为人们心目中太平盛世的象征,展现了花灯特有的艺术风采。是日,道教宫观如故,作祈祥道场:祈祷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正月十五为满月,即“望”日,俗云:“一年明月打头圆”。这一日是最吉祥的日子,合家团圆,普天共庆。春节至此,方徐徐始降帷幕……庙会:在春节期间,有的地区也举办庙会。所谓庙会,俗称庙市,是我国城乡的一种集市形式。它往往结合道教(或佛教)宗教活动进行。除善男信女烧香礼拜外,商贩们则在宫观(或寺院)附近摆摊设点,销售货物;民间艺人则在左右附近表演节目;上香礼拜的人们除朝贡仙(或佛)外,还要采购货物(特别是吉祥物),宴乐游玩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庙会。
综上所述,中国春节民俗中的宗教信仰内容十分丰富。人们所礼拜的神抵多始白先秦,后世道教在形成过程中曾广泛地吸收其民间的信仰内容,加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神灵谱系。成为道教崇拜的尊神或俗神,如灶君、门神、三官、财神,等等。是故,完全应该说,春节民俗活动中所祭把的诸神,均为道教之神。换言之,春节民俗中的宗教信仰,便是道教信仰。仅以春节民俗中信仰风俗,便可以感到,鲁讯先生认为“中国的根抵全在道教”这一结论确实是意味深长的;同时,也可知道道教对中国社会民俗的影响是深刻的。这些信仰风俗在留传的历史过程中,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,不断演变,成为更加健康向上的大众民俗文化,为社会服务。